字根沒有意義等結論,是現代常見的結論

可能是因為有一些意境詞,導致人們認為字根沒有意義,由於字根與辭意毫無關聯,

這是偏頗的,字根與辭意是可以互相連結的,這稱之要解詞

我們可以說,中文的字根,可以構成一句話,如下

要解詞:

 

經商致富

(經營)於(商業)使(得致)於(富有)

熊貓

(熊類)如(貓咪)

父母

(父親)和(母親)

是否

(是之)或(否之)

上者都是「要解詞」,知道字係,就可以解讀詞義

 

 

有些字根,不是解釋字意,如:

車水馬龍

字根指:

(車)如(水流)與(馬)如(龍身)般(長段)

 

 

意境詞

是指這些字詞,內涵某種意義,但是沒有寫出來,而寫出的地方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譬喻

表達的是一種意境,而非要解詞

如:愚公移山/天馬行空…等

 

音譯詞

音譯詞,是翻譯外來語言用的方法,個人認為,如果音譯詞可以透過要解詞表達,應該直接翻譯成要解詞

馬卡龍/波羅蜜/菩薩…等

 

個體詞

個體詞,指的是一個指稱有複雜特徵的個體,譬如論文,你如何透過論文名稱,得知論文「所有內容」?

此時需要用個體詞來分別,或用更長串的語句解釋

如:奧賽羅/歐羅巴/川普/普丁…等

不像是要解詞:國王

你知道字根就知道是指「國家之王者」

個體詞,宜用形聲字區別個體之

 

字係是甚麼?

當然,要理解中文文法,你還必須了解「字係」

在中文裡,一個字,有多種組成方式,每個組成方式,都是一個字係

如:土(稱之「字係元」)

可以指稱的意義(稱之「字係詞」):土氣/土壤/本土/土地/鄉土

所以你可以嘗試翻譯:

土豪

土著

老土

(先猜猜看,再往下滑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土豪:(鄉土)之(豪族)

土著:(本土)之(著地者)

老土:(老氣)與(土氣)

 

你可以依據「該字係元可以造的詞]翻譯成某種「字係詞」

如土,可以翻譯成:土氣/土壤/本土/土地…等

 

其實你可以看到這個現象,如:

 

清大,即:清華之大學

打心裡尊敬:(打從)於(心中)之(裡面)於(尊崇)與(敬佩)

 

字係元:清,其可造詞為清華(字係詞)

字係元:大,其可造詞為大學(字係詞)

事實上,字係元與「詞意完全無關」,因為字係詞是可以亂連接的

你要如何理解 土壤與空氣作為俗氣的關聯?

你要如何理解 打與從做為「自從」此意思的原因?

 

但是,不要忘了本意,與字係的關聯

清,本意應該是指清淨,清華是一種「個體詞簡寫」

大,本意應該是指大型,大學是一種「大的造詞」

而國王,此二字都是取本意:(國家)之(王者)

 

解文例:

 

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
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
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

 

(人性)於(之所)於(初始)

(性格)乃(本來)為(良善)

(性格)乃(相互)於(接近)

(習性)使(相互)於(遠別)

(苟若)使(不為)於(教導)

(性格)之(乃為)於(遷移)

(教導)於(之所)使(道法)

(貴重)於(以所)之(專門)

(昔有)於(孟子)之(母親)

(選擇)於(鄰居)與(處境)

 

上者是我依照「字係關係」解釋的文法

我認為,中文大多都是有字係關係的,而未來我希望中文所有字詞都是要解,而不是意境

其實中文的文法很簡單,文言文不是以西方之語言文法,有所謂固定的文法格,而是中文的文法,是藉由隱藏的十二詞介關係影響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由

少陽:陰介詞後格=令

太陽:陽介詞前格=作

少陰:陽介詞後格=施

 

陰介詞前格+後格:由(天搖)(地動) = 陰介詞: (天搖)使(地動)

陽介詞前格+後格:(地動)(天搖)施 = 陽介詞:(地動)者(天搖)

慣用句:(天搖)導致(地動)

 

易:兩儀=修飾論

陰:陰介詞=之

陽:陽介詞=屬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歸

少陽:陰介詞後格=所

太陽:陽介詞前格=的

少陰:陽介詞後格=也

 

陰介詞前格+後格:歸父親孩子 = 陰介詞:父親孩子

陽介詞前格+後格:孩子父親也 = 陽介詞:孩子父親

慣用句:屬於(孩子)所擁有的(父親)

 

易:兩儀=所對論

陰:陰介詞=於

陽:陽介詞=受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選

少陽:陰介詞後格=擇

太陽:陽介詞前格=以

少陰:陽介詞後格=及

 

陰介詞前格+後格:選玩樂玩具 = 陰介詞:玩樂玩具

陽介詞前格+後格:具)玩樂及 = 陽介詞:玩具玩樂

慣用句:(玩樂)在(玩具)中

 

易:兩儀=印象論

陰:陰介詞=般

陽:陽介詞=如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像

少陽:陰介詞後格=喻

太陽:陽介詞前格=狀

少陰:陽介詞後格=似

 

陰介詞前格+後格:像 = 陰介詞:

陽介詞前格+後格:狀 = 陽介詞:

慣用句:就像(貓)一般的(熊)

 

易:兩儀=類屬論

陰:陰介詞=為

陽:陽介詞=乃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指

少陽:陰介詞後格=類

太陽:陽介詞前格=兆

少陰:陽介詞後格=子

 

陰介詞前格+後格:指有啄 = 陰介詞:有啄

陽介詞前格+後格:有啄子 = 陽介詞:有啄

慣用句:凡(有啄)的是(鳥)

 

擇一(可能論)
(選-)或(選-)


和與(共和論)
(與-)和(與-)

 

中文所有字根意義,都由上者組成,未來你在看文章時,可以嘗試去尋找詞彙的個別單字,查找其詞彙中所有字可以造的詞,再用上者十二詞介將可以造的詞,找出可以與意義連結起來的解釋

這能夠幫助你理解中文許多的「意境」與「要解」,甚至,你可以學會解讀部分文言文

(當然,字詞的翻譯有很多種,有些翻譯乍看之下符合於詞義,但不一定是其指義,且人們對於該字係元有不同的字係詞意義認知,譬如:

土豪翻成:鄉土之豪野人,雖然詞義類似,但是豪野人是翻譯字自台語的用語,此字詞源自中國,所以豪野人可能不是其字係本義(或是「閩南區域語言]傳來?),只是詞義相近

就像有些字詞,詞義有各種解讀,人們解讀詞彙也是,除了字係元的可能字係詞需要猜測,其關係之十二詞介也需要猜測,而本文僅是將字詞找出更加規則化的準則而已

當前中文詞義,很多仍需要猜測,但是字根能夠方便了人們聯想與記憶)

 

未來之展望

我期望在未來,中文所有字詞都變成「要解性」,而不是「意境性」

意境性或許可作為「個體」的指稱,但是對於可以用「字根就可以解釋的詞彙],應該翻成要解詞

翻譯外來字詞,要翻「詞義」,不是「意境性字根」

要解名可以翻成本意

 

https://www.amazon.com/%E4%B8%AD%E6%96%87%E9%9A%B1%E5%BD%A2%E6%96%87%E6%B3%95%E6%96%87%E8%A8%80%E6%96%87%E5%8D%81%E8%A9%9E%E4%BB%8B%E8%A7%A3%E8%AE%80%E6%B3%95-Traditional-sem-zhang-ebook/dp/B08ZDPCNNW

上面這本書是我寫的,內容在當前看來有許多錯誤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