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易經玄說

 

「以開乎道之與替也,孔子著人經以明道天下,宗之數曰行,因教盟署,相須而不可,偏廢也然」_文始真經

 

孔子,注易傳,使「古代的八詞介」明之(明道天下)

在此之前的八詞介,是「宗教玄理」,孔子「在理論上可能」是第一個將其作為文法書看待者,而不是宗教儀式或玄理

 

 

「秦皇出而儒書焚,文既隱而教遂鳩,漢出屋壁,而列之文,以開乎,道之與替也」

_文始真經

 

秦始皇焚燒儒書,使八詞介被使用,但是仍被隱藏,因為孔子的經書「現在已不存在」,僅剩下後人「依記憶再度編寫」,故易經象傳等,皆已消之,今之流傳之傳經,已非孔子所編

不知為何唐代以後,易經文法又隱藏在字根中,而可能被作為某種道教或佛教密宗來使用

此時的易經文法學又變成「某種宗教」了(這是一種猜測)

但是人們再使用時,在「有些字詞」上,仍將八詞介作為「語感」,如:

 

解文例:

 

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
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
昔孟母 擇鄰處 …

 

(人性)之所)於(初始)

(性格)乃(本來)為(良善)

(性格)乃(相互)於(接近)

(習性)使(相互)於(遠別)

(苟若)使(不為)於(教導)

(性格)之(乃為)於(遷移)

(教導)於(之所)使(道法)

(貴重)於(以所)之(專門)

(昔有)所(孟子)之(母親)

(選擇)於(鄰居)的(處境)

 

翻譯:

土豪=(土氣)之(富豪)

大媽=(大齡)如(媽媽)

思考=(思想)使(考證)

想法=(想出)之(方法)

理解=(道理)之(解讀)

中文的隱藏文法

 

陰陽格有甚麼意義?

它代表了「線性文字」可以表達的方式,譬如:

我們可以說:

(熊)如(貓)

我們知道,如代表了可以納入兩個詞素的用字

而其相反的話,若「如」為陰,則「般」為陽

(貓)般(熊)

再追根究柢,我們可以發現,般與如,都是有兩個字詞組成如:

像(熊)似(貓)=(貓)狀(熊)樣

而事實上,我們可以將一個陰或陽介詞字拆分成兩個詞素

變成:

變成:
像(熊) 陽前格
似(貓) 陰前格
或是
(熊)樣 陽後格
(貓)狀 陰後格

而事實上,

(貓)狀=似(貓)

(熊)樣=像(熊)

也就是說 陰前格其實就是陰後格

陽前格其實就是陽後格,只是放置位置不同

也就說,在線性文字的排列中

分為兩個詞素,這兩個詞素可以用一個符號表達,稱之陰介詞

而陰介詞的相反即陽介詞

而陰陽介詞,都是用陰前後格或陽前後閣組成

陽前格即是陽後格/陰前格即是陰後格,只是放置位置不同

 

易格:即是同時用「陰陽前後格」組成,如:

由(跌倒)作,令(受傷)成

實際上即是陰介詞:(跌倒)使(受傷)

而初格,亦是同時用「陰陽前後格」組成,只是放置位置與陰介詞相反

令(受傷)成,由(跌倒)作

實際上即是陽介詞:(受傷)者(跌倒)

 

 

 

 

陰:太陰+少陽

陽:太陽+少陰

 

兩儀

陰:陰介詞

陽:陽介詞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

少陽:陽介詞前格

太陽:陽介詞後格

少陰:陰介詞後

 

image

八卦

主因

 

陰:陰介詞=(主因化)使(影事化)

陽:陽介詞=影事化)者(主因化)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由(主因化)

少陽:介詞格=令(影事化)

太陽:介詞格=(主因化)

少陰:介詞後格=(影事化)

 

陰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格:由(天搖)(地動) = 陰介詞:(天搖)使(地動)

陽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格:令(地動)由(天搖) = 陽介詞:(天搖)者(地動)

陽介詞後格+陰介詞後格:(天搖)成(地動)作 = 陰介詞:(天搖)使(地動)

陰介詞後格+陽介詞後格:(地動)作(天搖)成 = 陽介詞:(地動)者(天搖)

陰介詞前格&後格+陽介詞前格&後格:由(天搖)(地動)成

陽介詞前格&後格+陰介詞前格&後格(地動)成,由(天搖)

慣用句:(天搖)導致(地動)

 

修飾論

 

兩儀

陰:陰介詞=(父集化)的(子集化)

 

陽:陽介詞=(子集化)之(父集化)

 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歸(父集化)

少陽:介詞格=所(子集化)

太陽:陽介詞格=(父集化)

少陰:介詞後格=(子集化)

陰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格:歸(父親)(孩子) = 陰介詞:(父親)的(孩子)

陽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格:所(孩子)歸(父親) = 陽介詞:(孩子)(父親)

陽介詞後格+陰介詞後格:(孩子)(父親)屬 = 陽介詞:(孩子)之(父親) 

陰介詞格+陽介詞後:(父親)屬(孩子)從 = 陰介詞:(父親)的(孩子)

陰介詞前格&後格+陽介詞前格&後格父親孩子

陽介詞前格&後格+陰介詞前格&後格孩子歸(父親


慣用句:屬於(孩子)所擁有的(父親)

所對論

 

兩儀

陰:陰介詞=(選擇化)於(在之化)

陽:陽介詞=(在之化)受(選擇化)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選(選擇化)

少陽:介詞格=及(在之化)

太陽:陽介詞格=(選擇化)

少陰:介詞後格=(在之化)

 

陰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玩樂)擇(玩具 = 陰介詞:玩樂玩具

陽介詞前格+陰介詞前格:擇(玩具)選(玩樂) = 陽介詞:(玩具)受(玩樂)

陽介詞格+陰介詞後具)及(玩樂)以 = 陽介詞:玩具玩樂

陰介詞後格+陽介詞後格:(玩樂)以(玩具)及 = 陰介詞:(玩樂)於(玩具)

 

陰介詞前格&後格+陽介詞前格&後格玩樂玩具

陽介詞前格&後格+陰介詞前格&後格玩具玩樂

慣用句:(玩樂)在(玩具)中

 

 

印象論

兩儀

陰:陰介詞=(譬喻化)般(印象化)

陽:陽介詞=(譬喻化)如(印象化)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(譬喻化)

少陽:介詞格=(印象化)

太陽:介詞格=(譬喻化)

少陰:介詞格=(印象化)

 

陰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似(貓)狀( = 陰介詞:

陽介詞前格+陰介詞前格:狀(熊)似(貓) = 陽介詞:(熊)如(貓)

陽介詞格+陰介詞後格)像()樣 = 陽介詞:

陰介詞後格+陽介詞後格:(貓)樣(熊)像 = 陰介詞:(貓)般(熊)

陰介詞前格&後格+陽介詞前格&後格似(貓

陽介詞前格&後格+陰介詞前格&後格狀(熊

慣用句:就像(貓)一般的(熊)

十翼.孔子所作類屬論

兩儀

陰:陰介詞=(特徵化)乃(類屬化)

 

陽:陽介詞=(類屬化)為(指兆化)

 

四象

太陰:陰介詞前格=指(特徵化)

少陽:介詞格=類(類屬化化)

太陽:陽介詞格=(特徵化)

少陰:介詞後格=(類屬化)

陰介詞前格+陽介詞前格:指(鳥)類(有啄) = 陰介詞:(鳥)乃(有啄)

陽介詞前格+陰介詞前格:類(有啄)指(鳥) = 陽介詞:(有啄)為(鳥)

陽介詞後格+陰介詞後格:(有啄)兆(鳥)子 = 陽介詞:(有啄)為(鳥)

介詞前格+陽介詞後格:(鳥有啄 = 介詞:(鳥)乃(有啄)

陰介詞前格&後格+陽介詞前格&後格有啄

陽介詞前格&後格+陰介詞前格&後格有啄)子

慣用句:凡(有啄)的是(鳥)

 

文王演六十四卦,可能是指:

將八卦與八卦而合成之,如:

(動詞.動作)於(受詞.翅膀.主詞)使(動詞.飛行)

翅膀此時既是:(受詞亦是主詞)

而六十四卦,可能是將每個八卦依序與每個八卦合而成之解釋

也就是說,在於兩個詞介中間者,同時有兩種詞化(不精確地解釋可以說是詞性)

而六十四卦,就是將八卦與八卦兩個詞介組合而成推演

 

十翼可能是指,八卦中再加上「類屬論」

有了類屬論,從此以後,人們可以「自定義」

例如君子小人,「儒者盡以己意說經」

每個人對君子小人的定義不同,由於孔子發明了「自定義」

從此以後,人們可以將「一個字根詞」定義成「另一種超出字根的意思」

(在此之前沒有所謂定義,只有字根意境或要解)

 
符號
卦名
自然象徵
地☰乾
天☱兌
澤☲離
火☳震
雷☴巽
風☵坎
水☶艮
山☷坤


使役論


天,主掌者也,謂「使」
地,「天法地(老子道德經曰)」天謂主因者,地謂影響者
是故有天搖地動之說,天主者使搖動之,影響者地動


(天搖)使(地動)
=(地動)者(天搖)


(天搖=主詞)
(地動=影事詞)


天掛:(.主詞)使(.影事詞)
以天搖使地共故,天為主因詞介


地掛:(.影事詞)者(.主詞)
以地搖者為天動故,地為所作詞介

受身論


澤,水聚處也,為易被雷擊者(水導電),謂「受」
雷,雷從天(主掌者.主因)來,擊(導致)於物(受詞)之,名(於)


(水澤)受(雷劈)
(雷劈)於(水澤)
(水澤=受詞)
(雷劈=動詞)
設定取消廣告分潤

 


水掛(.受詞)受(.動詞)
以水澤受雷劈者,故水為受身詞介


雷掛(.動詞)於(.受詞)
以雷劈於水澤者,故雷為針對詞介

歸屬論


火,火者,謂燃之在物者,作「之」
水,水者,習水性也,以某物之習見歸屬,水作之「的」
習坎,有孚,維心亨,行有尚。(古文獻)


(火)之(燃態)
(浮態)的(水) 
(燃態)/(浮態)=(子集)
(火/水)=(父集)

 

火掛(.父集)之(.子集)
以火之燃態者,為所擁有詞介

水掛(.子集)的(.父集)
以浮態屬水者,為所被有詞介

 

譬喻論
風,如空穴來風也,斷定於所如,謂「般」
山,如所背般,不獲見其身背,謂「如」(不動如山,或此語本指之)
如是者,如人者不能見己之後背,但自所見之如是推敲,而知所後背所狀
(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。)_古文


(山)般(不動)
(不動)如(山)


(不動=所喻詞)
(山=譬喻詞)


風掛(.譬喻詞)般(.所喻詞)
空穴來風般,以此為印象詞


山掛(.所喻詞)如(.譬喻詞)
不動如山故,以此為借喻詞


細分中國所有文字字根意境,多半由十二詞介組成
設定取消廣告分潤

 

伏羲畫八卦,可能意味著伏羲發明了「中文」的「八個組成字詞關係的詞介」
而伏羲當時解釋這八個詞介,可能是用「譬喻/假借」的
以天字為使,以澤字為受…等


雖然後世將其區別分開了,但是易經由於藉由「假借譬喻」這八個詞介八卦,人們忘記了「所喻物」,僅記得「當初解釋八卦的八個假借字(天雷地…等)」
而後世更作八卦八字,以「命理之學解釋八詞介」而將其作為解命卜象之書


或許伏羲當初在解釋這八個詞介時,為了讓原始部族能夠理解,用了大量的譬喻與事例解釋,而後世僅記得譬喻與事例,忘記了「八詞介的用法」
但是中文在使用中,仍然冥冥之中使用著這種「語感」,如:

 餐廳
 (用餐)之(大廳)
 演講
 (演示)於(談講)
 報告
 (上報)使(告知)
 
  新增
  (新所)於(增加)
  美容
(美化)於(容貌)
  養生
  (調養)於(生理)

 

連山易
謂詞介,詞介可連綿不絕的接續組成


如:
(飛行)於(天上)之(鳥類)為(有啄)之(生物)…可無限用八詞介敘說來延長句子
可組成無限句子,故古文云:連山易「山之出雲,連綿不絕」

 

詳細請參考:

 

arrow
arrow

    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