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功能句/模組句/慣用句)

 

 

必須理解:

 

功能字:用一個字表達出一個句子的理解功能

 

模型句:用一個「固定句型」表達出「某種固定含意」

 

慣用句:用當地文化的句型之慣用方式表達某種「固定含意」

(這基本上是無意義的,是一種習慣性的文法,而不是「功能性」的文法)

 

譬如我們可以將模型句:「像~一樣的」

用功能字這樣表達:「如~」

 

 

而所謂「慣用句」是因「慣用方式」而有的差別

譬如:

I am good

You are good

上者am/are實際上同意,但在慣用句上翻譯要用「慣用方式」

 

用模型句,不考慮慣用方式,則可能會翻成下者:

You am

 

上者就是模型句無法解決的問題,在慣用句中需要變化成:

You are

 

在永和文書中,你僅需要注意「固定的功能句型」而不是「慣用語句的變化規則」

 

妳是慣用句嗎?

並非,妳是區別詞,就像我們區別德國與英國一樣,都是國家,但是我們仍需要分別

慣用句是指,沒有差別意義的「規則慣用」,「區別使用」並非慣用句

 

文法創造

我們可以套用任何「模組句」,用一個「功能句」表達之

譬如我說:

(x)+(y)=(c)

可以套用模組句:

(x)個(a)與(y)個(a)聚集後,有了(c)個(a)

(x)個(a)加上(y)個(a),總共有(c)個(a)

上者都可以作為功能句:(x)+(y)=(c)的可表達模組句

 

代入:

x→3

y→2

a→糖果

後變成

(3)個(糖果)與(2)個(糖果)聚集後,有了(5)個(糖果)

(3)個(糖果)加上(2)個(糖果),總共有(5)個(糖果)

 

又像是功能句:

(a)如(b)

我們可以套用下者模組句:

像是(a)一樣的(b)

此(b)就像(a)一般

 

代入:

a→貓咪

b→熊類

 

像是(貓咪)一樣的(熊類)

此(熊類)就像(貓咪)一般

 

上者模組句,可以用一個「符號」表達成:

(熊類)如(貓咪)

 

現在,你知道了,任何「常用句型],都可以取出其句型參數,用一個符號表達一種模組句型,再於該句型填入任意參數

方名功能句,像是上者的「如」與「+」的功用般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